祥和家风之二《道德经》【第十四期】
文.整理/贾引祥
家人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二 章,圣人为腹,去彼取此。
五 色 令 人 目 盲 ﹔ 五 音 令 人 耳 聋 ﹔ 五 味 令 人 口 爽 ﹔
驰 骋 畋 猎 , 令 人 心 发 狂 ﹔ 难 得 之 货 , 令 人 行 妨 。
是 以 圣 人 为 腹 不 为 目 , 故 去 彼 取 此 。

译文: 
 五色令人眼花缭乱,
五音令人耳朵失聪,
五味令人失去味觉,
纵情狩猎使人心狂野不羁,
稀世珍宝使人行为不轨。
所以圣人只求温饱而不追逐名利和声色之娱。
所以远离浮华而选择简单知足的生活。
 
经典故事:
孔子是我国的文化圣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尊重道德,以布道为己任,门下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对后世文化和思想影响深远。孔子一生追求道德,生活俭朴。饮食简单,饱腹而已。孔子曾经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食物仅求温饱,居住只求安居,积极做事,谨慎说话。作为一个尊道的圣人,孔子并不注重物质享受,他在生活上的要求很简单,清心寡欲,吃得简单,不求五味俱全。他说:“饭蔬食,饮水,其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以道德追求为己任毕生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对于那些有志于学,追求圣德但以清贫为耻的人,孔子认为太过贪欲采取不理睬、不交谈的态度,即所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
也”。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孔子不屑与这些人交往。而对于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好学不倦的弟子颜回,孔子则大加称赞,道:“贤哉回也!”
认为这是真正的安贫乐道,是一个人最高尚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