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为什么是行拱手礼,  而非合十礼?



  一个民族各有其礼仪,
  保持其民族礼仪风俗,
  正体现着自己的民族性,
  大而言之是一种民族自尊心的表现,
  是民族礼仪文化。
  
  拱手礼是我国的传统礼仪,
  也是道教继承并沿用的礼仪。
  先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
  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


  
       人在母体内没出生前,双手都是握固(拳头)的,象征着有生命力,如果双手不是握固,这孩子是沒生命(是死亡的)。
  佛教讲死(来世),道教讲生(今世)。
  佛教行合十礼而后把手伸开是伸手接佛足,是佛往生灭度了(称接法)。但我们人死亡时手都是伸开的,叫撒手人寰。
  这就叫佛修来世,道修今生。

1、“拱手礼”的悠久历史
  作为中华文明史中一个关键而又富有内涵的礼仪手势,拱手礼在这块土地上流传数千年,也常被泛指为作揖或抱拳礼,是在西方握手礼进入我国前,在相见离别或表达感谢时国人最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作揖时行拱手礼并躬身致意。
  拱手礼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自西周初年周公开创的“ 周礼”。周代礼乐文化的主要内容都保存在《周礼》《仪礼》和《礼记》这三部经典中, 即通常所说的“ 三礼“ 。其中《仪礼》一书对当时人所要遵守的日常礼仪细则记载的十分详细,其中规定士与士之间的交际礼仪的这一部分叫做相见礼,而拱手作揖礼就是相见礼之一。

2、“拱手礼”的道教寓意

  拱手礼手势有着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例如左手抱右手,就是取义古代以左为尊的传统习惯,如太上道祖在《道德真经》三十一章所述“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我们人身是自具备有阴阳的,所以道教讲生,道教叩拜神明和打坐时两手大母指相互交差,手握阴阳(形成内握太极阴阳鱼形状),两手外四指合成八卦形状,这叫内握阴阳太极,外包八卦拱手礼。
  同时,道教赋予拱手礼新的内涵,称为掐“子午诀”。道教子午诀手势取义左为阳生气也,右为阴杀机也,以阳抱阴,以生制杀。具体做法为: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内,掐右手子纹(即无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于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纹(即中指上纹),外呈“太极图”形,内掐“子午诀”。这种抱拳方式寓意为“抱元守一”。
  如此,可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体内阴阳五行平衡,方能少生疾病。

3、“拱手礼”行礼方式
  拱手礼优美、自然、大方、卫生,
  相隔数十步亦可为,
  而且可以同时施与多人。

  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
  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
  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是右手抱左手。

  古礼男女有别,男为左抱右,
  女为右抱左(男女阴阳之分),
  而道教以左为尊,无论男女,
  都采取左抱右的方式。
  拱手时,左手在外,
  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



  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

  叩拜神明时,一面躬身,
  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
  自下而上(不过鼻)行礼,
  表达尊敬之。

  因举手伴以屈身,故也称为“打躬”,
  又因身体弯曲成月牙状,
  故又称“圆揖”,
  作揖行礼时注意不要过分屈身,
  以免臂部突出而显得不雅观。

  作揖后跪地叩头的方式也不同于外来礼仪,
  要求以右手置于垫上,
  左手按在右手背上成“十”字形,
  头叩于手背上即可,

  需提醒注意的是叩头时
  头与背要同时下伏,
  避免臀高于背

  双手抱拳合一,
  不仅是道教的生活礼仪,
  也是国人日常的交际礼仪。
  透过肢体的动作,
  最终目的是达到端正仪容,
  让心沉稳、安定,
  达到向收心净念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