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是怎么来的?

1542779590167622.jpg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个姓,占《百家姓》总姓504姓的82%,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所以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当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国百家姓氏中居于第60位。 

妘起源于帝喾高辛氏;嬴起源于少昊金天氏; 姚 、妫同源,都是起源于帝舜;姒起源于大禹。

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姓氏由来
姓起源于女系,氏起源于男系。“姓表血统,氏表职官、表居地、表职业”,如今姓氏只用于表明家族。

一、姓
《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二、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

从时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

姓与氏的共同点
第一:皆是血缘亲属组织。 
第二:以外婚制为正常属性。 
第三:均是一种单系的继嗣群,即父系的继嗣群。 

姓与氏的不同点
第一:姓族在早期即因存立时间久远,亲属数目的庞大,分支族氏的增多,其成员间仍以自认的单系共同来源为亲属纽带,但未必已能追溯到一个共同明确的祖先,亦未必都可以找到彼此间明确的谱系关系。而氏一般皆有明确的、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始祖。 

第二:对于所有同姓成员来说,其所属姓是同定的。氏名来源较多样,如以邑为氏,以谥为氏,以官为氏等,同一家族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在这种背景下,父子、兄弟不必同氏,人也可以有几个氏,如晋卿士会,以士为氏,是承其祖氏,士氏初当是以官为氏,但士会由于食采于随、范,在《左传·文公》曰随会,《左传·昭公》曰范会。《国语·晋语九》所记晋智氏之族人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即是智果,又称辅果  。 

第三:姓是统一的,即姓族本身未有层次区别,虽有氏为分支,但没有更小的姓族。而氏却可以是多层次的。一个大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来的若干小氏。从史料看,这在商代比较明显,卜文所要论述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铭文中的所谓“复合氏名”即显示了此种多层次的氏的存在形式。多层次的氏组织随着血缘关系与其作用范围的减弱而渐渐不再盛行,渐向单层次发展。但较大的氏组织内仍包括若干分支,只是分支未必皆另立新氏。 

第四:女子不论出嫁与否,皆有同定的姓。但女子出嫁前与父同氏,出嫁后属夫氏,所以可以夫氏为称,但亦可以仍以父氏为称。此从周代青铜器铭文资料可知,如:父为其女制媵器,在铭文中称其女名为“夫氏加女姓”,如辅伯鼎铭。出嫁女子在夫家自己制器亦自称其名为“夫氏加己姓”。夫为其妇制器,在器铭中称妇名为“妇之父氏加妇之姓”,如善夫旅伯鼎铭。可见出嫁女子在夫家并未完全失去自己的父氏。

姓与氏合而为一
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而在不同场合,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区别的。例如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不相识的人碰在一起,往往会礼节性地问:“请问贵姓?”答曰:“免贵姓×。”从未听说有:请问“贵氏”的。在家谱、族谱的题名上却是《×氏家谱》、《×氏族谱》,也从未见过《×姓家谱》、《×姓族谱》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大概在口语中问“贵氏”犯忌,因“氏”与“死”同音。“氏”在远古时代是男子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是纪录某一姓氏男姓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的图册,所以家谱、族谱的题名用某氏。 

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义上的,虽然有字面上的这么多姓。因为某些姓氏虽然在字面上不同,实际上部分姓是从某姓衍生出来的,比如姚姓,据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帝之一的舜,其后子孙以姚为氏,称为姚氏。因舜帝居姚地(河南濮阳),有子孙以姚为姓,称为姚氏。舜在当帝之前,有搬到妫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舜帝登帝位后,仁德荣耀,有子孙以帝名舜为姓,禹封皇舜长子商均于虞,至始祖四十三世孙妫满封于陈,官拜陶正,谥胡公,其子孙或以国号陈称姓,或以官号改称陶唐氏,或以谥号胡称姓,或以尊讳满称姓,演变至汉朝,姚氏衍生出:妫、舜、虞、陈、胡、田、袁、王、孙、陆、车等六十种,繁姓同根,异氏同源,是一家亲。在中华姓氏中,妫、陈、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缘先祖同为舜帝姚氏。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汭五姓"。

古代姓氏命名
一、以姓为氏
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二、以国名为氏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常见姓。 

三、以邑名为氏
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春秋晋国荀首采邑于智(今山西永济市),其后别为智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如尹、魏、韩等。 

四、以乡亭之名为氏
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五、以居住地为姓
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是以东门为氏。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六、以先人的字为氏
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其他如高、刁、公、施等。 

七、以兄弟次第为氏
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八、官职为氏
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九、以职业为氏
如:巫、卜、陶、匠、屠等。 

十、少数民族汉化
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等。有些姓则是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首领单于的子孙就有不少姓单于。 

十一、以谥号为氏
如胡、戴、召等。 

十二、改姓
如唐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明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汉明帝讳“庄”字,凡姓庄的都改姓严。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汉族姓氏,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每一种姓都有其代表人物,没有贫、高、低、富、贵、贱之分。如王莽、祖逖 、张衡、赵匡胤、谢安、文天祥、史可法、卫青、左宗棠、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彭德怀、袁隆平、叶剑英、雷锋、黄继光、习近平、胡锦涛、江泽民、朱镕基、温家宝等都是中国民族的一员。

宋朝、明朝和当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姓氏分布反映了三个重要的现象:
第一,中国人姓氏在历史上传递是延续的和稳定的。它揭示了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姓氏所表现的血缘文化的痕迹与生命遗传物质,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的进化具有基本相同的和行的表现。

第二,中国人历来有同姓聚居和联宗修谱的习俗,而且婚姻半径很小,婚娶地域相对固定,这样形成了同姓人群的分布。

中国人姓氏的分布实际上主要反映了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中国人的姓氏或同姓人群存在两种状态,大姓和小姓,或称为常见姓氏和非常见姓氏。

仅占总姓氏量不足5%的常见100个姓氏已集中了85%以上的人口,而占总姓氏量95%以上的非常见姓氏仅代表不足15%的人口。常见100个姓氏的分布是反映各地区人群的遗传组成的主要因素,它们决定着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规模和地域人群间的亲缘关系的程度。而非常见姓氏人群更为表现其地域特色和相对高程度隔离的现象。第三,人群的迁移的主要方向反映了中国人遗传基因的流动方向。因此,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中国人起源,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 

中国姓氏文化历经了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 

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这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样资料,依据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离抽样,严格按照统计学原理获得这一全国性姓氏数据的。 

当代中国100个常见姓氏中,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 

此外,中国的同姓人群在地区分布上也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区,以王姓为第一大姓,约占人口的9.9%,其次为李、张、刘;在南方地区,则以陈姓为第一大姓,大约占人口的10.6%,其次为李、黄、林、张;在南北过渡型的长江流域地区,第一大姓为李,大约占人口的7%,其次为王、张、陈、刘。 

中国每一个省区中,都有一些出现频率比其它省区高得多的姓。如广东的梁和罗姓,广西的梁和陆姓,福建的郑姓,台湾的蔡姓,安徽的汪姓,江苏的徐和朱姓,浙江的毛和沈姓,江西的胡和廖姓,湖北的胡姓,湖南的谭姓,四川的何和邓姓,贵州的吴姓,云南的杨姓,西南的寸姓,河南的程姓,甘肃的高姓,宁夏的万姓,陕西的薛姓,青海的鲍姓,新疆的马姓,山东的孔姓,山西的董和郭姓,内蒙古的潘姓,东北三省的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