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自我突破绘画秩序

徐里

2018年08月30日09:27  来源:中国艺术报

原标题:颠覆自我突破绘画秩序

  季系列——冬出塞 2018年 袁小楼

  艺术有它特殊的品质,也有它独特的气味,似乎只有用思想完成的绘画作品才能有这种味道存在。艺术与生命发生关联看似是一个较为空泛的话题,但袁小楼就是这样一位践行者。不拘一格,不断否定自我,多样化的艺术创作,无疑是他最大的优点。据他讲,他没读好书,对于绘画、写作、岩画研究等都是自我学习开悟的。

  读袁小楼的画,就像读他的散文一样,不做作,直抒胸臆。他的画大概分几个阶段:从摹习开始,由具象过渡到印象再到后来绘画材料的实验探索,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似乎印证着他的自我开悟。内容上则是上古文明《补天》 《逐日》《射日》 《奔月》等,由此可以感受到他文学底蕴之深厚。他善作系列绘画,一个主题便创作一个系列,从而构成一个阶段性绘画的语言与气质。每个阶段都不同,看绘画作品似不是一人所为。但从不同系列作品中亦可感受到他作画时的情绪变化、环境变化,从画面不安的大块色、拙朴的线条等都反馈出他绘画时的抽象意识。

  绘画是一种精神且极富哲理的语言,当随时代。游历欧洲5年,对袁小楼的绘画修养有很大帮助。他的绘画看似在似与不似之间,将欧洲绘画的自然直观生动、色彩丰富细腻和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精神完美融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他不拘于传统绘画秩序,打破习惯,摒弃技术,把东西方不同的艺术语境、不同类型的绘画形式、不同的材质互相碰撞。东方文化审美情趣与西方截然不同,但东西方艺术又在许多方面有相通之处。东方文化哲学性与西方绘画的科学性恰是互补的,互相借鉴相融。

  观其作品,色彩张扬,画风粗犷厚重,直接或间接地重现了艺术的纯粹性,朦胧或强劲的创造冲动背后,包含着他对传统绘画秩序的挑战。因此他创作出的《廿四节气·群芳》 (他以二十四节气为创作元素共创作了三个不同系列和一本专著《生》 ) 、 《混沌》系列,混沌中似乎看到一束灿烂的金光,透着无比高雅的趣味直扑而来,充满激情,处处彰显对生活的理解。他把非精神性的因素彻底抛开,奔放、直接、浓郁得毫无隐瞒的生猛气息直接传递开来。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类文明史的见证。艺术是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篇章,无论是远古的岩画,还是甲骨文文字艺术,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表达感情、记录历史的艺术形式。艺术也是全球化的语言,是人类自古以来最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但艺术主张紧跟时代,给时代新貌。袁小楼的绘画不仅有远古岩画的拙朴线条,更有上古文明的内核且以岩彩为创作元素。他崇尚自然,其《混沌》系列、 《季》系列,深邃中如沐春风,让人眼前一亮。好的绘画作品有着独特的清静之气,凝练之气才会如期相遇,相互取悦,产生共鸣。

  袁小楼的绘画语言能够很清晰、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表现自我主观情绪,又紧随时代。他的绘画语言力求突出画面的偶然性,增加画面的生动和生活气氛,凸显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他着色落墨、用笔大胆、挥洒自如,看似拙朴的线条,其实都是他内心的情绪表达。他敢于突破绘画秩序,用夸张的块面造型表达自我的情绪,这似乎都是无意识的自然碰撞。其绘画既现古代痕迹,又具现代张力,有很明确的艺术思想和精神向往。或许文学艺术修养影响到绘画,让小楼的绘画充满神秘的力量感,生活的味道和流畅的气息。

  在《混沌》系列中,他运用油画、漆画等不同画种的表现手法,叠加多种综合材料。运用的平涂、色块、线条都非常现代。画面中具象、印象、抽象相互并存,这种多语言表现方式,更接近心灵表述,也似乎是袁小楼对空间痕迹的描述,也把艺术源于生活的痕迹,再运用绘画语言更好地表述出来。痕迹是无形的,但也真实于生活,袁小楼创作的绘画作品中的每一块颜色、每一处斑驳的痕迹,都是随着创作时情绪变化,无意识的自然留存,也是他对绘画艺术语言的理解和对人生观的认知。

  袁小楼骨子里有着很深的爱国情结。“历史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以此为诉求,三年时间,几易其稿,他完成了《南京不哭》大型油画并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袁小楼还是一个多面手,诗词歌赋、小说散文、岩画研究、旅游景区规划等均有涉猎,出版了散文集《江湖残卷》 《一路向西》 《南京不哭》以及岩画研究方面的论文专著。据他讲,他于2016年完成的集诗书画文赋综合形式、二十四节气为创作元素的专著《生》也即将出版。(来源:中国艺术报)

  不断颠覆、否定自己,这种艺术形态包含的正是袁小楼整个人生状态,也就形成了他特定的艺术语言。
(责编:赫英海、鲁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