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景山水图》特种邮票故宫首发
2018年08月05日08:3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单霁翔:把故宫文化“邮”回家
由故宫博物院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四景山水图》特种邮票首发式暨“2018集邮周”启动仪式昨天在故宫建福宫花园举行。
以故宫藏画《四景山水图》卷设计的特种邮票共四枚,分别展示画中表现四季山水的四个局部,全套面值4元,另有小全张1枚,售价6元。同时,中国邮政将“2018集邮周”的主题定为“集邮与文博(文脉邮扬)”,为《2018集邮周》纪念邮资明信片揭幕。与会嘉宾手持“戊戌”“故宫”“中国邮政”“集邮周”“中国梦”“集邮情”字样的篆体印章,盖在“集邮周启动卷轴”上,宣告“2018集邮周”正式启动。
自2014年3月1日,故宫博物院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举办了《浴马图》邮票首发仪式,开启了“邮博联手惠民生,故宫文化邮回家”的新思路。在双方战略合作协议之下,故宫博物院与中国邮政将进一步加深品牌宣传、文化创意、资源互补、渠道应用等方面合作,实现故宫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借助“国家名片”平台,中国邮政携手故宫博物院,将珍藏于故宫的国家宝藏通过邮票展示,让人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50年代以来,故宫及馆藏文物曾50余次登上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
中国邮政在故宫博物院内设置临时邮局及销售点,为观众提供邮品销售和盖戳、寄递服务。全国各省级邮政分公司联合博物馆、美术馆以及文化机构等,举办邮票首发、展览、鉴赏、学术交流等活动,在全国营造出“赏四景山水图、品味传统文化”的氛围。
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表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以传播故宫文化为己任,以开放的态度迎入社会各方的力量,秉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公众分享故宫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更努力地承担起世界级博物馆的社会责任。随着此次合作,参观故宫的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文化产品“把故宫文化带回家”,更可以通过邮政的服务“把故宫文化邮回家”。
新闻内存
《四景山水图》
故宫博物院藏《四景山水图》卷,为南宋刘松年作,绢本设色,纵40厘米,横69厘米。此卷图画分为四段,分别绘春、夏、秋、冬四时景象:第一幅为踏青,春花烂漫,杨柳葱翠;第二幅为纳凉,夏木浓荫,碧荷点点;第三幅为观山,秋高气爽,霜叶尽染;第四幅赏雪,山裹银装,万籁俱寂。画面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结合界画技法,精心构建庭院台榭等建筑,工整精巧,或富丽,或古朴。山石以小斧劈皴法出之,苍逸劲健,行笔设色严谨而注重法度,画中人物虽小而形神完备。整幅作品面貌古朴,笔法精严,极富南宋画院作品的特色。
(责编:韦衍行、汤诗瑶)
单霁翔:把故宫文化“邮”回家
2018年08月05日08:3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单霁翔:把故宫文化“邮”回家
由故宫博物院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四景山水图》特种邮票首发式暨“2018集邮周”启动仪式昨天在故宫建福宫花园举行。
以故宫藏画《四景山水图》卷设计的特种邮票共四枚,分别展示画中表现四季山水的四个局部,全套面值4元,另有小全张1枚,售价6元。同时,中国邮政将“2018集邮周”的主题定为“集邮与文博(文脉邮扬)”,为《2018集邮周》纪念邮资明信片揭幕。与会嘉宾手持“戊戌”“故宫”“中国邮政”“集邮周”“中国梦”“集邮情”字样的篆体印章,盖在“集邮周启动卷轴”上,宣告“2018集邮周”正式启动。
自2014年3月1日,故宫博物院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举办了《浴马图》邮票首发仪式,开启了“邮博联手惠民生,故宫文化邮回家”的新思路。在双方战略合作协议之下,故宫博物院与中国邮政将进一步加深品牌宣传、文化创意、资源互补、渠道应用等方面合作,实现故宫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借助“国家名片”平台,中国邮政携手故宫博物院,将珍藏于故宫的国家宝藏通过邮票展示,让人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50年代以来,故宫及馆藏文物曾50余次登上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
中国邮政在故宫博物院内设置临时邮局及销售点,为观众提供邮品销售和盖戳、寄递服务。全国各省级邮政分公司联合博物馆、美术馆以及文化机构等,举办邮票首发、展览、鉴赏、学术交流等活动,在全国营造出“赏四景山水图、品味传统文化”的氛围。
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表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以传播故宫文化为己任,以开放的态度迎入社会各方的力量,秉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公众分享故宫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更努力地承担起世界级博物馆的社会责任。随着此次合作,参观故宫的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文化产品“把故宫文化带回家”,更可以通过邮政的服务“把故宫文化邮回家”。
新闻内存
《四景山水图》
故宫博物院藏《四景山水图》卷,为南宋刘松年作,绢本设色,纵40厘米,横69厘米。此卷图画分为四段,分别绘春、夏、秋、冬四时景象:第一幅为踏青,春花烂漫,杨柳葱翠;第二幅为纳凉,夏木浓荫,碧荷点点;第三幅为观山,秋高气爽,霜叶尽染;第四幅赏雪,山裹银装,万籁俱寂。画面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结合界画技法,精心构建庭院台榭等建筑,工整精巧,或富丽,或古朴。山石以小斧劈皴法出之,苍逸劲健,行笔设色严谨而注重法度,画中人物虽小而形神完备。整幅作品面貌古朴,笔法精严,极富南宋画院作品的特色。
(责编:韦衍行、汤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