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就犯困?可能有条“瞌睡虫”藏在你的食谱里
都说春困夏乏秋打盹,早上起不来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午饭后也哈欠连连?
餐后犯困,在夏天往往更加明显。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赶走这条“瞌睡虫”?
餐后犯困,血糖在作祟
餐后犯困,一方面是饮食的责任,另一方面可能是运动严重不足引起的。
食物
吃太“精”让血糖飙升
吃什么样的食物最容易感觉疲劳?
一般来说,是高蛋白食物、油腻食物和精白淀粉过多的食物。
吃得多:2012年的一项研究提示,同样的食物内容,用餐量大的人感觉会更为困倦。无论你吃什么食物,少吃点会让人精神更好,餐后更不容易困倦。
吃得细:吃大量精白细软的主食,以及甜食,会造成血糖快速被吸收入血,胰岛素水平快速升高,而胰岛素水平高可能也是人体餐后困倦状态的原因之一。
缺乏运动
影响你控制血糖的能力
有研究证实,只要两小时以上坐着不动,身体的血液循环功能就受到严重影响,血糖控制机能也会严重下降。肌肉松软的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所以,在积极健身之后,很多人都发现,自己餐后困倦的情况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3招缓解“餐后困”
找到了餐后犯困的原因,解决起来就不是难事。
吃对午餐
要想降低食物的餐后血糖反应,又不造成蛋白质的过量,有四个可行的措施。
适当减少淀粉类主食的总量。
不吃甜食,把精白细软的主食部分换成粗粮、豆类和薯类。
在吃主食的时候配合大量的蔬菜,特别是纤维含量较高的绿叶菜和豆类蔬菜。
如果有条件的话,把一餐中的食物分成两次吃,减少正餐食量,两餐之间吃点加餐,也是个很好的办法。
运动半小时
午饭后活动半小时,如走走路、做做操,而不要坐着不动。
尽量降低消化吸收对人体精力和能量的消耗,减少血糖的上下波动,才能保证饭后不至于昏昏欲睡。
午休时间打个盹
面对犯困,小睡一会儿是最直接的办法。饭后活动半小时后,可平躺休息半小时左右。
如果时间紧张,10分钟也够。睡不着别强迫,闭眼也是休息。就算我们只躺20分钟并且根本没睡着,你也会像睡了一觉一样,恢复体力。
老人犯困,警惕4种疾病
老年人经常爱打盹,有时坐着坐着就迷迷糊糊睡着了。这其中大脑衰老、耐氧能力减退,或者新陈代谢减慢、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差都是诱因。
但要注意的是,老人常犯困,首先要排除以下疾病。
1心脏疾病
如果血液供应不足,就会导致大脑缺氧,从而导致神经系统活跃性降低,具体的表现就是睡不醒。经常出现犯困症状,说明心脏收缩功能可能出了问题,要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
2脑血管病
如脑梗塞、脑萎缩、脑血栓等脑血管疾病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也会有犯困的表现。
3其他慢病
如慢性肾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等,会降低新陈代谢的速率,导致其体内有毒的代谢物不能顺利地排出体外,进而影响到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也会出现整天犯困、睡不醒、多汗等症状。
4认知功能障碍
尤其要当心的是,频繁犯困或看着电视就睡着,常常是认知障碍症的早期表现,必须引起高度注意。
发现家中老人犯困后,不要疏忽大意,最好观察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头晕、头痛、口干口渴、肢体活动不便等,如果犯困频繁,伴随症状又明显,就要及时到医院做对应的检查,找出病因并尽快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