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5句话,你会越来越顺
1 受人之辱,不动于色
苏东坡曾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大,而其志甚远也”。
吞得下委屈,才能有大的格局。
一个人遇到一点冒犯,就要起身和人争斗,不是真正的勇敢。
苏轼被贬黄州,曾在闹市游玩,有个醉汉一身酒气出来撞倒了他。
然后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苏轼却不恼怒,反而说:自喜渐不为人识。
一个人一旦太拿自己当回事,就容易出问题。
别人的冒犯,没必要计较,懂得低头,才是明智。
低头不是懦弱,而是一种豁达和宽厚。
这样的人,少与人争,默默修炼,人生自然有福。
2 施人之恩,不记于心
古人说: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如果一个人为善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名声,那么就是伪善。
做善事的同时,就留下了伪善的祸根。
三国时期,有个医生叫董仙。他给人看病不索钱财,也不问患者的姓名,只要求患者病好之后,回去种杏树。
治好小病种一棵,治好大病种五棵。
几十年后,当地的杏树已有十万余棵。
人们把这里称为董仙杏林,以歌颂董仙治病救人不图回报的美德。
清人说:“我有德于人,不必望感。”
善,是一种源于天性的不忍。
如果与功利混杂在一起,善就失去了本来的模样。
以善易善,是交易,而不是功德。
做了好事,不图别人回报,这才是善良的最好的模样。
3 受人之恩,铭记于心
古人说:施恩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施恩的人可以不记得,但是受人之恩,却一定要懂得报答。
晋国大夫魏武子去世的时候,要求把祖姬杀了给自己陪葬。
他死后,魏颗不忍,便把祖姬放了。
后来,在战场上,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魏颗渐渐不敌。
危难之迹,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魏颗大胜还朝。
晚上老人托梦给魏颗,原来,他是祖姬的父亲,感念他饶了女儿一命,特来报答。
滴水之恩,当思涌泉。
忘记别人的恩义,终将为人唾弃,被世界抛弃。
落魄的时候,有人愿意伸手帮你,那一定是千金不换的真朋友。
这样的朋友,怎么报答都不为过。
韩信当年受河边漂母一饭之恩,多年以后,荣归故里,以千金相赠。
做人一定要知恩,记住别人的好,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好。
4 察人之过,不扬于众
善棋道人曾说: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懂得宽容别人,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
楚国庄王有一次宴饮,命令许姬跳舞助兴。
这时候外面刮起狂风,把灯都吹灭了。
有个将军趁着酒醉,拉了许姬的手,许姬摘下了他的缨带,向楚庄王告状。
楚庄王却命令大家都把缨带摘掉,然后再点灯畅饮。
七年之后,楚庄王战场遇险,一个将领浴血厮杀,豁出性命救了他。
事后论功行赏,他却不接受。
然后告诉庄王,自己七年之前调戏许姬,得大王宽恕,自该赎罪。
一切福田,皆为心田。
有一颗宽容的心,就是在为自己祈福。这样的人,自然平安顺遂。
5 觉人之诈,不愤于言
如果感觉对方狡诈,切忌不要直接跟他拍桌子。
冷静思考,找到对策,才能趋福避祸。
明代唐伯虎在晚年的时候,受到宁王征召,当了王府的幕僚。
过了一段时间,唐伯虎发现,宁王在和很多江湖人来往,并且私自扩建卫队。
感觉出了问题的唐伯虎并没有直接去和宁王对峙。
而是暗中搜索线索,终于找到了宁王谋反的证据。
而后,唐伯虎开始装疯卖傻,甚至在王府裸奔,惹得宁王厌弃,终于得脱虎口。
有个小伙子误入传销组织,他发现有问题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就假装很配合,等对方放松警惕,找准时机,逃走报案。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遇到危机,一定要冷静。
和坏人拍桌子,只能让对方有所防备,所以不如配合一点,慢慢思考对策。
少情绪用事,多动脑,才能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