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贾氏27位子孙著书传家风

  本溪市溪湖区歪头山镇柳峪村的贾氏子孙,如今分布在省内外各地,但他们齐心协力,经过3年的用心打磨,写出了一本27万字的《亲情集锦》,8月24日由辽宁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通过一点一滴记忆汇成的长河,我们看到的是一对优秀的父母,一个有爱的家庭。这个大家庭,呈现给人的是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留给子孙的是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不久前,这个大家庭被本溪市文明办推荐参评“辽宁省文明家庭”。

  本溪市溪湖区歪头山镇柳峪村贾氏家族的祖上是“闯关东”中的一员,第二代是两个兄弟,分别生有二子,第三代就是四个兄弟,到曾任30年镇中心学校校长的贾庆德老人,已经是第四代了。

  贾家第五代、《亲情集锦》主编贾福玉对四位爷爷的记忆,是关于保护墓地树木的故事。这四位爷爷有个共同的理想,在家族墓地上多栽树,上慰祖先,下庇子女,以至浓荫茂密。后来,有人到墓地偷伐了一棵树,一贯待人宽厚的四位爷爷为此大发雷霆。

  2008年,由于政府征迁,贾庆德老人作为第四代唯一健在的老人,在86岁高龄响应政府迁坟号召,自任总指挥,委托儿孙尽心竭力,于是新的墓地完美落成。如今,这个大家族的人口已达200余人,其中第六代贾冰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在部队医院升至团职,转业后成功转型为医疗企业经营者;第七代贾承润6岁时就获得了全省少儿英语大赛第一名。

  2013年9月,贾庆德老人去世,享年92岁。两年以后,96岁高龄的老伴曲瑞芬无疾而终。他们的6个子女思念之余达成共识:将两位老人留存在他们心中的家风家教故事写出来,留给家族,传给后代。他们从2013年开始动笔,文稿在家族中传阅时,又得到堂兄弟及晚辈20多人响应,最后共有27人参与撰写,《亲情集锦》由此而成。

3.jpg

  小时候躺在炕上,听妈妈背诵“人之初,性本善”

  贾家子女中没有人专门从事文字工作,但回忆文章篇篇写得丰富感人。他们的父亲贾庆德是有“国高”学历的人,曾多年担任乡村中心学校校长,且书法、绘画、剪纸、中医样样精通,他们的母亲也读过两年私塾。

  贾家六个子女聚在一起,总是忆起童年、少年时期的快乐时光。那时,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躺在热乎乎的大炕上,听妈妈背诵“人之初,性本善……”“大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妈妈的私塾底子,加上记忆力惊人,向孩子们传递了很多传统文化;妈妈忙家务的时候,孩子们有时放声歌唱,有时背诵诗词。在爱的沐浴下,他们在贫困中保有人性,寒冷中等待阳春,精神世界丰富而温暖。

  贾家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团结合作。贾庆德有句口头禅,叫“齐下火龙关”。家里那块地,每年都种各种各样的蔬菜。春天,父亲在河边扶犁杖喊口令,兄弟姐妹几个在前边拉,个个像小牛犊子似的把绳子拉得紧紧的,大的拉中间,小的在两侧……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贾家却把“大件”都置办齐全了。早在1961年,全家总动员,天天去搂草,把方圆一公里地的草都搂回来,然后把草当饲料卖,攒了120钱元,买了一台“宇宙”牌收音机;1962年,贾家把养的猪卖了,给大女儿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1963年,又卖一头猪,买了一辆自行车……

  母亲陪嫁的一件毛衣,全家人都穿过

  二女儿贾萍至今不忘那件传家宝,那是母亲结婚时娘家陪嫁的一件紫红色对襟和尚领毛衣外套。在上世纪30年代,那件毛衣外套是很阔气的穿着。但妈妈只穿了几天,就给当时一直在外学习工作的丈夫穿上了。后来这件外套倒垄织成了套头毛衣,大女儿、大儿子分别穿过。之后又一次倒垄,给下边的三个儿女接着穿。等到“老疙瘩”贾福玉穿的时候,已经织不成一整件毛衣,只能织成一件毛背心。

  一件毛衣全家人穿,爱也在这个家传递着。

  在贾家六子女的脑海中,有太多与爱有关的深刻记忆。他们的父母在最困难时期,总是把好吃的先留给老人,然后是孩子,最后才是自己。

  大女婿刘德君至今难忘那条毛料裤子。1964年,正在做婚前准备的他,被未婚妻和准岳父带到市内的老联营公司,来到高档服装柜台。这样的柜台冷冷清清,少人光顾,因为最便宜的毛料裤子也得三四十元,而准岳父一个月的工资才62元,是一家九口(当时贾庆德的父亲还在世)的生活费,而且两位老人一直过着精打细算的清贫日子,怎么可能买这种裤子呢?但是他想错了。在问过他喜不喜欢之后,贾庆德当即拍板,拿出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买了一条51元的毛料裤子——就是他后来当新郎时的着装。刘德君说:“父爱无言,一条毛料裤子,一颗疼爱女婿的心,一本传授给儿女的教科书。”[!--empirenews.page--]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如今仍生活在陕西省宝鸡市的大女儿贾淑菊回忆当年感慨万千。1966年,她随参加国家三线建设的丈夫来到宝鸡时只有26岁,平生第一次离开家,条件又艰苦,她格外思念亲人、想念家乡。这时候,一封封从本溪寄来的家书就成为她最大的心灵安慰。“各种问题一下子压在我身上,感到十分困惑和沮丧。就在这时,爹爹来信了。看了爹爹的信,我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我把爹爹的每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天天装在衣兜里,直到爹爹再来信时,才把前一封信收藏好,再把这封信装进衣兜里。”

  贾庆德不仅自己给女儿写信,还要求其他儿女,包括正在上小学的小女儿和小儿子也要给姐姐写信。几十年过去了,从1966年到1998年,亲人寄给贾淑菊的家书总计有1200多封,平均每个月都要收到好几封,而她写给家人的信也有800多封。遗憾的是,因为一次次搬家,东西散失不少,如今保存下来的家书只有91封。

  言传身教,留给子孙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贾庆德、曲瑞芬夫妻互爱,76年恩爱如初。挣工资、当校长的丈夫对务农、做家务的妻子总是尊重、爱护,一回到家中,立刻跟着忙这忙那。为了弥补妻子当年坐月子没吃到多少鸡蛋这个遗憾,贾庆德退休后专门养鸡,把鸡蛋留给老伴吃。有人曾问贾家子女:“老太太一生起早贪黑那么操劳,为什么还能那么高寿?”孩子们回答:“因为有父亲的爱与支持。76年,他们都把目光聚焦在对方身上,因为心中有爱,无论多苦多累,都觉得幸福快乐。”

  在这个大家庭里,男女一律平等。贾淑菊回忆说,她爷爷贾东升在家里就没有“大家长”作风,家中大事都交给奶奶管理。吃饭时,男女老少一起上桌,不让任何人等到下拨儿吃,女孩在家里没有任何被轻慢的感觉。到她父亲贾庆德这辈,也都没有大男子主义,不觉得什么是男人该干的,什么是女人该干的,给孩子们剪指甲、理发、做裤子、修鞋等活儿,他父亲都经常干。

  好家风的传承,言传身教很重要。上世纪50年代,农村走合作化道路时,一些人把自家的牲口卖了或者杀掉吃了,但贾庆德兄弟却决定把自家的牛、驴、羊群、牛车如数上交。他们的忠厚朴实,让儿女们懂得了这是做人的根本。

  贾庆德当过多年校长,但从未利用自己的职权为儿女谋过利益,总是用人生智慧在精神上支持他们。二女儿贾萍下乡时,贾庆德嘱咐她做人要留有余地,做事要守住底线。改革开放后,贾庆德对下岗子女讲人生的苦乐观,对当领导的子女忠告他们管好自己、不犯错误。

  这样的家教,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应如何认真对待工作,如何认真对待生活。长大成人后,他们个个家庭和睦,事业有成。大女儿贾淑菊做教师直到退休,多次获得表彰奖励;大儿子贾福臻从钢厂炉前工干起,当过工段书记,是多年的劳模;二儿子贾福权是管道维修工,不仅是厂里的先进,还是市里的青年积极分子,下岗后又应聘到市政单位做管道技工,依然靠谦虚实干,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小儿子贾福玉从维修队力工干起,靠人品和才能,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

  今年5月20日,贾家第六代子孙贾钟迪举行婚礼时,省略了当地很多习惯做法,他送给来宾的特别礼物是还未正式出版的《亲情集锦》。新郎年近七旬的表姑发来短信说:“参加过无数次婚礼,唯有今天收到的礼物最珍贵,回来顾不上午睡一气儿读完,真是受益匪浅,可谓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补记:

  爱是一种互动的能量

  记者采访《亲情集锦》一书的作者时,最大的感受是在这个有爱的家庭里,爱是互相传递、不断强化的能量,父母与儿女之间,儿女与儿女之间,然后再传递给他们的另一半、传递给他们的下一代……

  贾庆德的三女儿贾敏为了能在家乡照顾父母,放弃了更好的工作,后来被下岗分流,但她无怨无悔。贾庆德夫妇从老家搬进市里的第一个住所,是二女婿提供的;第一次外出逛北京,是大女婿陪同的;2003年流行唐装,儿媳杨艳给他们各做一件,成为他们的爱物。

  在曲瑞芬生命的最后时光,几个月的时间里,全家齐上阵,儿子、女儿、儿媳、女婿等双人轮班照顾,保证她身边时刻有人陪伴。

  在很多家庭,父母离世后,子女往往会哀伤一阵,同时又如完成一件任务,甚至是一种解脱。但在贾家,90多岁的父母离世后,却激起子女们长久的悲伤与怀念,文章一篇一篇地写,热泪一遍一遍地流。人们看到的是两位老人得到了下面两辈人的孝心与爱,却往往忽略其中的因果关系,也不一定看到这对老夫妻曾经面对各种困难、创造各种条件给予孩子们的饱满浓烈的爱。爱是一种互动的能量,当父母把全部的爱用正确的方式给予孩子时,才能获得孩子发自内心的回报。[!--empirenews.page--]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贾家兄弟姐妹间的深情也同样令人感动。他们之间通电话,常常一聊就是个把小时。有了微信群,沟通交流更加顺畅,互发微信成了他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多年来,兄弟姐妹一直保持着热度联系,即使不在一起,仍像从未分开。

  大姐贾淑菊从1966年随丈夫去往陕西,到2015年母亲去世那年,一共回了27次家,时间跨度是49年。从交通不便到交通便利,从忙于工作时间紧张到退休后时间充裕,她一次次克服困难,就是因为家里有爱有亲人。一般人的理念是:妈在,家在;妈不在,家就不在了。而2016年,77岁的贾淑菊和丈夫,在“一家亲”微信群的呼唤下,第28次回家,又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证明“妈不在,家也在”。

  美好的因接续美好的果,《亲情集锦》就是贾家子孙们回报先人、勉励后人的最好礼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