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整理/贾引祥

  家人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道德经》的来源

     紫气从东来,流沙自西去。欲授五千言,有德方能遇。

       老子在中国春秋末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是道教学派的创始人。他被推为教主,号称“太上老君”。到了隋唐,道教被尊为国教,李姓皇室认老子为先祖,于是老子被追封为玄元皇帝,封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封老子之父为“先天太皇”。

       据《史记·老子列传》等书载,当老子看到周朝的衰落之势无可挽回时,便出函谷关一直往西,打算辞官归隐(时任洛阳守藏史,类似现在的图书馆馆长之职),在函谷关遇上了看守关口的官员尹喜。这个尹喜也是一位很有道行的人,早年他在自己的家乡桎县观星楼观察星象和云气的名望很高。一天,他突然看到有紫气东来,吉星西行,知道三年后将有贵人路过这里,于是他就注意观察,最后终于见到了老子。当他听说老子就要不问世事而隐居起来时,便一再要求老子住下来为他写点文章,以便为世人留下点精神文化财富。

       老子被关令尹喜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就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加以总结写了出来,书名《道德经》。

       老子是一位智者,是千百年来闪烁在神州上空的一颗哲学之星。他站在历史的高度,深层次地把社会人生等问题纳入宇宙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加以对照,并深入思考,有所发现。由于对世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才形成了常人无法达到的深奥、玄妙的思想。他的思想是构筑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这部书虽只有五千多字,彪炳后世称为老子五千言道德经,但它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是道教学派的必读经书。尹喜如获至宝,此后即拜老子为师,追随老子左右,最终也得道成仙。

       “道”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论基础,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有了“道”方生成宇宙,由“宇宙”中的“元气”构成了天地、阴阳、四时、五行,又引而化生万物。品物有方,混漠无形,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生者无极,成者有云。老子说:“天地间有四种主要规律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宇宙”的根源是自然。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谓生死,属形不属道,普通规律归根结底就是效法她自身的样子。“道”虽然是一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博之不得”的“先天地生”、“惚兮恍兮”、“不可名状”的东西,但它是“万物之母”。依“道”而行,顺其自然则成,反“道”而行,逆乎自然则败,其中隐含着极其深刻的道理。老子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几千年来的世人提供了观察社会、思索人生的独特视角。大胆提出若人人能“上善若水”,善利万物,滋万物而不争,去营造一个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那岂不更妙。

       “德”是从“道”中分化出来的,因为“道”是总体,“德”是个体,德是指万物所含有的各自特性而言,如医德、武德、师德、公德等,故“道”和“德”有着共性与特性的关系。《道德经》中指出“道尊而德贵”,要“修道养德”,故道教最根本的信仰和行动的总准则,就是“既要修道,又要积德”。“经以五行,纬以四时,天地所禀,阴阳所资”。“道”与“德”驾驭宇宙的一切,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帮,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不妄谄,如此乃为有德。老子进一步总结到:“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人的一切作为都应当顺乎自然,一要能利万物,二要大公无私,三要甘处卑下,四要不与人争,五要心胸远博,六要言而有信,七要应时而动,八要善于治国,九要有办事之才。对于合乎天道自然运行法则的事,则要尽力而行,以彰显“天理”(即所谓的“与时争之者昌,与人争之者亡”),且道教基本戒律是不可成为财、色、物欲的俘虏,由此就达到了道教的教义要求。

       老子的这部经典杰作、立道学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华夏两千多年。一部八十一篇章五千言的《道德经》,言简义丰,政治家认为“可作帝王之师”,军事家却当兵书看,哲学家采用其辩证法,经济家从中寻找某些规律,文学家分析他对汉语言的重大影响,医药家和养生家因此而增加了研究延长人类寿命的信心。

       老子修道立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埋下了一条很长很长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脉络。

       今天,我们特别需要老子的智慧,同一之道,按道的本意,复兴道德之治,返璞归真,开拓进取,便可通向未来,那么一条正光大道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