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德旺
贾德旺,今年84岁,上了年纪的老太原人好多都尝过贾家的豌豆糕,也熟悉这特殊的吆喝声。作为太原十大风味小吃之一的豌豆糕,是贾家祖传,太原只此一家,现在掌门人就是贾德旺师傅。贾师傅说,卖豌豆糕从他爷爷开始,之后是他父亲,传到他们兄弟这一代,已是第三代了。民国时期,贾德旺的爷爷到河南贩运柿饼,发现那里有人做豌豆黄,尝着凉凉的、甜甜的很不错,当时太原没人做这个,回来就学做叫卖,并钻研改进,形成独特风味,深受太原人喜爱,一直传到今天。
看贾师傅做豌豆糕,就能体会到老行当的用心讲究。他先将洗净的白豌豆用磨磨成两瓣,用柳条簸箕簸净豆皮。把一口添满水的大不锈钢锅架在焦炭火上煮开后,倒入磨好去皮的豌豆,锅开后撇净上面的沫,焖火,用文火熬3个半小时,直到豌豆熬成糊状,加入白糖和米黄食色,用大木勺搅匀。之后,将去盖蒸熟切成薄片的柿饼铺在大搪瓷盆里,摆成徽型花样,在上面撒上一层青红丝,倒入一层熬好的豌豆糊,再一层柿饼,一层豌豆糊,瓷瓷实实码满盆,豌豆糕基本成型。之后放入冰箱冷藏凝结,几小时后即能吃。出摊前,把盆反扣到案板上,整盆糕就出来了。切一刀,金黄的糕上点缀着褐色柿饼,配上红红绿绿的青红丝,再撒上白糖,诱人口水。吃一口,沁凉,绵甜,筋道,是爽爽的享受。冬春干燥,吃豌豆糕败火再合适不过。
贾师傅搅拌豌豆糊时,用的勺子还是他父亲用过的那把大木勺,用了近百年,勺底都磨出了大窟窿,但很好使,铲子也是木头的。他说,制作豌豆糕的工具要用木器,不能用铁的,以保证糕不变色不变味,锅原来用砂锅,现在才换成不锈钢锅。
解放前,以贾德旺父亲贾昭为核心的贾家豌豆糕作坊很红火,每天要做几十盆糕,本家弟兄都一起做,一出来就是十副担子。贾德旺记事起就看着父亲做糕,熟悉每道程序,十几岁就担上担子卖糕,太原许多大街小巷都回荡着 “豌——豆———黄——来,澄——沙——糕”的叫卖声。晋剧艺术家丁果仙就常买贾家的豌豆糕,豌豆糕清凉润喉,可养护嗓子。1956年公私合营,贾德旺到国营大东关饭店上班,被定为二级厨师,给饭店做豌豆糕,市民到饭店门口排队买糕,有住在西山、黄陵的人远道而来,冲的就是口味地道。“文革”时豌豆糕一度消失,贾师傅在饭店改行蒸馒头、打饼子。
1978年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赋予了豌豆糕新的生机,在各级领导的关怀、督促下,豌豆糕又重新上市,并被定为太原市十大风味小吃之一。当时,贾德旺挑着担子上街一吆喝,立刻就被熟悉豌豆糕的市民围住。家住南华门的几位中年人回忆说,小时候好吃的东西还不多,吃上一次贾家的豌豆糕,感觉嘴里心里能甜好几天,美好的童年多了一些甜蜜。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改变着人们的口味,现在全国各地的小吃都能汇聚到太原来,可选择的太多太多,豌豆糕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贾师傅现在做糕做得很少次只做一盆糕,就在家附近的精营东二道街、五一路、东华门、府东街上转上一两个钟头,吆喝着卖一卖,也赚不了几块钱。贾师傅说,他的孩子们也会做豌豆糕,但都有工作,再说卖这个也不能养家糊口,所以,就只有他一个老头子在做,反正退了休没事,身子骨也还好,就做做糕吧,一辈子的习惯总是舍不得割舍,权当一人延续着一个老行当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