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京生

  贾京生,198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研究生期间师从于中国著名设计理论家、设计教育家雷圭元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印染实验室主任。

1548293164333694.jpg

职务职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硕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印染实验室主任;;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客座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高级设计师;

教育部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家纺设计师考评员;

中国家纺行业协会家纺艺术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家用纺织品流行趋势研究员;

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

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师协会会员;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工艺美术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专家;

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 评委组长(2001年~2012年);

“真皮标志杯”全国皮具设计大奖赛 评委(2002年~2004年);

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大赛决赛(2009年~2012年) 任评委组长。

主讲课程

  设计基础(装饰色彩、 基础图案、色彩构成)、中国染织纹样史、中国染织文化史(研究生课程)、现代染织艺术(研究生课程)、服饰色彩、印染艺术设计、印染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

研究方向

  染织艺术设计、理论与历史研究。

主要贡献

出版著作

1.《应用美术教程》,广西美术出版社,1992年;

2.《古希腊陶瓶画》,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

3.《服饰色彩设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4.《装饰风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年;

5.《印染设计基设计基础》,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6年;

6.《色彩画教程》,广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

7.《服装画设计技法》,广西美术出版社,1997年;

8.《服饰色彩(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9.《服装画设计步骤》,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

10.《常用动物图案》,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11.《第三届亚洲纤维艺术作品及论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电脑平面艺术设计》,辽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色彩构成与应用答问》,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14.《计算机与染织艺术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服饰色彩(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6.《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染织艺术设计部分);

17.《构成艺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十点教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

18.《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参与制定);

19.《蜡染艺术设计教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核心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20.《服饰图案设计》(高等院校纺织服装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学林出版社,2012年;

21.《计算机与染织艺术设计(修订版)》(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22,《中国现代民间手工蜡染工艺文化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发表论文

1.《现代室内纺织品与室内空间意识的断想》,见《工艺美术参考》,1987年;

2.《彩陶图案分析》,见《工艺美术参考》,1987年;

3.《小议研究生的知识建构》,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刊》,1988年;

4.《积淀/交流/整合——“丝绸之路”与唐代图案风格特征的文化学研究》,见《装饰》,1988年;

5.《观念的现代化与设计文化的多元化》,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刊》,1989年;[!--empirenews.page--]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6.《老骥之志,千里鸿愿---悼念导师雷圭元》,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刊》,1989年;

7.《多元之共生,极化之追求---评88壁挂艺术展览》,见《中国美术报》,1989年;

8.《汉代丝织物的艺术风格》,见《造型艺术美学》,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

9.《室内纺织品设计与系统环境意识》,见《装饰》,1989年;

10.《中国传统图案中的数语言》,见《装饰》,1989年;

11.《多元的设计观念系统的环境意识——现代室内纺织品设计》,见《设计》,1991年;

12.《室内纺织品设计与系统环境意识》,见《装饰艺术文萃》,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

13.《探索之路,里程之碑——论雷圭元的工艺美术思想》,见《装饰》,1993年;

14.《服装与形象美》,见《光明日报》,1995年;

15.《探索之路,里程之碑——论雷圭元的工艺美术思想》,见《艺术设计论文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6年;

16.《走向现代设计的工艺美术》,见《九十年代中国美术》,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年;

17.《室内纺织品设计的系统环境意识》,见南京艺术学院院刊《艺苑》,1997年;

18.《对图案教学与设计的思考》,见《装饰》,1997年;

19.《西方色彩画的渊源和历史》,见《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论文集》,1998年;

20.《论纺织服装流行色的成因》,见《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21.《着装色彩美的源泉,原则与创造》,见《流行色》,2001年;

22.《信息化社会—呼唤企业形象,服装品牌的设计》,见《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1年;

23.《图案教学需要创造思维创造精神和科学态度》,见21世纪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经典,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

24.《信息时代与染织艺术设计教学的思考》,见21世纪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经典,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

25.《纺织品的设计与科学的定位》,见《海峡两岸家用纺织品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26.《论数字时代的纺织艺术设计教育》,见《02高科技数码喷墨印花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27.《信息社会急需改革的染织艺术设计与教学》,见《装饰》,2002年;

28.《全方位的创新—中国家纺事业未来的太阳》,见《第二届中国家纺设计与开发论坛文集》,2002年;

29.《室内纺织品的市场科学定位》,见《中国纺织报》,2002年6月;

30.《剖析设计现状、注重创新突破》,见《中国纺织报》,2002年7月;

31.《信息开发是提升家纺业的资源》,见《中国纺织报》,2002年7月;

32.《力求全方位创新视野》,见《中国纺织报》,2002年8月;

33.《论中国家纺事业的全方位创新》,见《装饰》,2003年;

34.《现代纤维艺术的新拓展》,见《第三届亚洲纤维艺术展作品及论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35.《“专”的有度,“通”的有方》,《加快中国纺织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进程,势在必行》,见《国际高等艺术院校染织设计教学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

36.《论传统和谐文化与当代居室、家纺色彩设计》,见《2010年中国科协海峡两岸学术活动月论文集》,出版社;

37.《论中国服装设计教育“浮躁”与人才资源“内耗”的危害》,见《2003深圳国际服装设计教育论坛文集》,香港国际服饰文化出版社,2003年;

38.《论中国家纺业及设计中“内耗”行为的危害》,见《首届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

39.《透视浮躁》,见《中国服饰报》,2003年9月;

40.《必须消除中国纺织设计也发展的拦路虎——浮躁》,见《第三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2003年;

41.《数码技术与艺术设计》,见《03年全国高校数码印染与艺术设计教育应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

42.《透析中国家纺品牌的现状与误区—上》,见《中国纺织报》,2003年10月;

43.《透析中国家纺品牌的现状与误区—下》,见《中国纺织报》,2003年10月;

44.《论服装设计流行色的科学认识与应用》,见《01—03年度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

45.《“专才”的培养——应该专的有度》,见《服装时报》,2003年10月;

46.《Education of Textile Art Design and Digital Technology》入选印度《7th Asian Textile Conference》学术研讨会;

47.《馆藏中国古代织锈图像文字》(教育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数字化博物馆02 年9月);[!--empirenews.page--]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48.《浮躁,严重制约了中国家纺业设计的发展》,见《‘孚日杯’03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发展论坛文集》,2003年;

49.《促进中国皮具设计创新的动力—设计大赛》,见《时尚皮具》,2003年;

50.《论中国家用纺织品设计的品牌》,见《第四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51.《“中国质量鼎”“中国用户满意鼎”的设计理念》,见《经济日报》,2004年5月;

52.《时尚:与生俱来的姻缘》,见《中国纺织报》,2004年6月;

53.《创新:家纺设计的生命力》,见《中国纺织报》,2004年7月;

54.《品牌,才是无价宝》,见《中国纺织报》,2004年7月;

55.《以纺织产品的文化创新,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见《中国纺织报》,2004年9月;

56.《“尚象”:中国传统图形设计思想的价值》,见《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山东摄影出版社,2004年;

57.《论人类服饰色彩的成因》,见《首届亚洲色彩论坛文集》,2004年11月;

58.《差异化与持久化——再谈家纺企业品牌战略》,见《中国纺织报》,2004年12月;

59.《寻找流行色》,见《流行色》,2004年8期;

60.《论家用纺织品色彩的美感关系》,见《美与时代》,2005年;

61.《对中国染织教学“通”与“专”的一点思考》,见《新美术》,2005年;

62.《关于中国染织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见《装饰》,2005年7期;

63.《信息与信息的“链性”,是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命脉!》,见《05现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64.《论中国家用纺织品的“品”与“牌”》,见《2005年全国纺织品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65.《论中国家用纺织品的“品”与“牌”》,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1期;

66.《家纺的“品”与“牌”之辩》,见《家纺时代》,2005年;

67.《加快中国印染艺术教育数字化势在必行》,见《纺织品印花》,2005年;

68.《“和而不同”的营造和谐》,见《第三届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论文集》,2005年;

69.《从“竞争”走向“竞合”,从“单赢”走向“共赢”》,见《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发展论坛论文集》,2005年;

70.《共鸣之美——家纺产品共性与个性美的共生之析》,见《家纺之代》,2005年;

71.《家纺企业与“信息链性”——信息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见《中国纺织报》,2005年1月;

72.《整合“信息链性”——家纺企业应避免“信息孤岛”》,见《中国纺织报》,2005年2月;

73.《开放设计环境中的“变”与“通”》,见《家纺之代》,2005年;

74.《关于中国色彩设计教育的思考》,见《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科技出版社,2005年;

75.《“足衣”,走动的时尚文化》,见《全国首届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76.《中国服装设计教育与需求距离》,见《国际高等院校服装设计教学高层论坛论文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77.《设计界中的怪圈,怪圈中的设计界》,见《中国美术馆》,2005年12期;;

78.《用文化眼光善待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中国美术馆》,2006年5期

79.《着装形象美的设计与创造》,见《美与时代》,2006年5期;

80.《论信息链在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中的作用》,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期;

81.《中国城市文化色彩与色彩文化问题透析》,见《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82.《厚积薄发通入专出》,见《50情怀——记忆中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6年9月,;

83.《论信息链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中的作用》,见《社科研究》,2006年10期;

84.《尚象:中国传统图形设计思想的价值》,见《清华大学美院建院50周年教师论文集》,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11月;

85.《“竞合”与“共赢”——提升中国纺织大国为纺织强国发展之路》,见《第五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3月;

86.《创新:中国童装事业发展的驱动力》,见《装饰》,20 07年1期;

87.《论居室纺织品色彩的整体设计》,见《2007年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88.《真知与创造来自实践——论纺织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2期;

89.《弃“民族的龙”必成“媚外的虫”》,见《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论文集》,2007年10月;[!--empirenews.page--]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90.《用家纺色彩激活居室环境之美》,见《美与时代·学术》,2007年8期;

91.《论中国家用纺织品的“品”与“牌”》,见《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协社会——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选》第二卷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编,红旗出版社出版,2007年1月;

92.《中国家纺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举措》,见《家纺时代》,2007年6期;

93.《“传承”民族文化,方可激活中国家纺业的“可持续发展”》,见《叠石桥杯·第二届中国民族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12月;

94.《解析中西方色彩的文化观》,见《第四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9月;

95.《支撑快速反应要以趋势信息为基础》,见《中国纺织报》,2007年10月;

96.《中国城市文化色彩与色彩文化问题的透析》,见《装饰》,2008年3期;

97.《对中国家纺产品设计“可持续发展”源点的思考》,见《2008年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98.《“诗意的栖居”之美——家用纺织品设计赏析》,见《美与时代》,2008年4期;

99.《色彩营造“诗意栖居”之美》,见《纺织周刊服装》,2008年6月;

100.《谈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的价值》,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4期

101.《WHAT DOES GLOBLIZATION BRING FOR THE FASHION DESIGN OF CHINA?》论文,见《2008年国际服装研讨会》, 2008年10月;

102.《WHAT DOES GLOBLIZATION BRING FOR THE FASHION DESIGN OF CHINA?》论文,见《2008 INTERNATIONAL COSTUME CULTURE CONFERENCE & EXHIBITION》论文集;

103.《艺术与科学融合于共生——解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数字博物馆》,见《计算机教育》2008年12期;

104.《爱心永不变—论家纺设计》,见《第9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105.《“绿色大学”教育之管见》,见《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十周年实践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6.《浅论文科硕士论文的创新基础:“研”与“究”》,见《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2009年;

107.《凝练之美—论中国民间蜡染艺术形式要素的构成美》,见《美与时代》2009年12期;

108.《释字解义 谈经论纬——解读汉字中古代“纺织”、“家纺”、“家具”名称及关系》,《爱心永不变—论现代家纺用品设计新理念中的“变”与“不变”》,见《第十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109.《第十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110.《水墨之韵与服装之美的融合创新》,见《美与时代》,2010年3期;

111.《同工而异曲—中国蓝印花布与日本红型的比较研究》,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2期;

112.《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应用的特性解析》,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期;

113.《论硕士论文的创新基础:“研”与“究”》,见《中国(国际)艺术设计研究生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6月;

114.《同工之精与异曲之美—印尼巴厘岛蜡染艺术的考察札记》,见《装饰》,2010年6期;

115.《蜡染螺旋图案的比较研究——以贵州镇宁布依族与丹寨白领苗蜡染为例》,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3期;

116.《营造“新诗意的栖居”之美——“新中式”家纺的设计解读与设计应用》,见《2010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创意设计、论文大赛论文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